中心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动态 > >中国民贸聚力产业振兴,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新样板

中国民贸聚力产业振兴,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3-08-23 10:08 作者:OTOP管理员

 编者按:8月1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在2023年第158期(总第619期)“乡村振兴简报”中,报道了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聚力产业振兴,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新样板”,以下是“简报”的全文内容

  中国民贸聚力产业振兴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新样板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民贸”)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全国性社会组织平台作用搭建桥梁纽带,整合社会资源,带动会员企业,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助力湖南、重庆、贵州、内蒙古等多个省市区乡村产业振兴,不断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有效探索社会组织凝聚社会力量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一、科学谋划,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聚焦地域性优质产品质量提升和整体产业体系构造,围绕教育培训、规划辅导、标准制定、产品评价、质量追溯、保险赔付等6个方面,依托智慧信息、营销渠道、金融服务3个平台,搭建起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的“6+3”产业服务模式。通过该模式先后助力150多个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形成了以提升劳动者素质为前提,以强化产品质量为核心,以确定权威标准为关键,以开发特色产品为基础,以引进资本投入为重点,以畅通营销渠道为保障的特色产业服务体系。
  二、示范引领,强化产业聚集和基地建设。
  狠抓产业“根据地”建设,着力推动特定地域、具有良好产地特征和产品特性的生态产品规模化生产。在贵州省兴仁市和普安县等全国40多个县域试点推动示范区建设,形成花垣县美人椒、宁乡巷子口镇示范区、阿巴嘎旗乌冉克羊、东港草莓、望城荷花虾等产业示范基地。
  在长沙、重庆、天津、杭州等城市布局产业创新基地,以区域中心城市汇聚各方面力量,辐射带动各区县产业提升取得显著成效。如,在重庆市举办重庆食品与农产品加工高质量产业生态大会,组建重庆食品及农产品全加工产业链“智囊团”和“行动队”;深入推进对口帮扶工作,打造重庆“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围绕万州人力资源产业园区,通过灵活用工劳务派遣、服务外包等多种形式有效匹配产业发展的用工需求。
  三、积极拓展,强化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
  2018年起,连续三年举办国际商品博览会,累计有267个国内、56个海外国家和地区的5800家企业参会,共计观展20多万人次,签约总额超412亿元,为各地政府、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通达全球的合作机遇和市场渠道。充分发挥每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地区发展大会、全国民族医药传承与发展大会等相关活动影响力,加强全国各地乡村品牌推广。
  四、深耕产业,深度服务乡村振兴。
  持续发挥社会组织优势特点,围绕加快县域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帮助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有效路径。积极整合人才、标准、科技、金融等产业要素,聚合社会资源,进行精准对接,切实帮助当地群众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打造县域特色产业升级发展新典范、新样板、新标杆。如,在贵州兴仁市通过导入“6+3”模式帮助传统农产品走上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致富路”,助力兴仁市发展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薏仁米销售集散中心;在湖南花垣县,与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3200万元建成辣椒产业基地,带动当地群众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创新推广“十八洞杯茶”,成功打造助推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积极动员和联系会员企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民族地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工作,多次促成会员企业与民族地区达成产业帮扶合作,连续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五、多方联动,打造国际交流协作平台。
  积极推动中国特色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效拓展中国乡村特色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有效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发起筹建国际合作组织,与多个国家共同发布国际合作长沙宣言:持续推动国际循环布局,设立中国——意大利远程交易中心,在意大利开展产品评价;与相关机构合作,启动德国哈恩机场与英国伯恩茅斯机场洽谈,打造两国两园互为飞地的产业新模式;组建国际物流事业部,先后开通长沙、海口乌鲁木齐、深圳、香港-德国哈恩,成都-英国等国际航空物流航线,累计进出口货量47万吨,进出口贸易额达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