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动态 > >以社会组织为纽带 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社会组织为纽带 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6-01 15:33 作者:OTOP管理员

编者按: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蓝军日前在《经济参考》发表署名文章,题目为《以社会组织为纽带 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专注三产融合与产业提升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和“服务员”。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各级社会组织的特殊功能破解制约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瓶颈。

 

  农为邦本,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未来五年农业农村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擎画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农业强国的实施路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业农村仍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还存在明显差距。当前,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设置的五年过渡期已进入第三年,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大多在民族地区,仍存在一二三产业体系衔接不紧密、产品结构同质化严重、区域农业数字化程度较低、农村电商发展不完善、农民数字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制约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全国有超过91万家社会组织,服务各行各业,连着千家万户,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和“服务员”。社会组织资源整合能力强、行业企业会员多、带动就业容量大,能够聚合优质资源,推动农业标准化、数字化、产业化发展,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各级社会组织的特殊功能破解制约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瓶颈。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下称“中国民贸”)作为专注三产融合与产业提升的全国性社会组织,要充分动员会员企业、社会资本、才智资源为民族地区、县域乡村的农业生产、商贸流通、乡土文化、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社会治理等多元维度有效赋能,以“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畅通工农城乡循环和国内经济大循环,在助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创优争先。

  社会组织既能有效服务农村土特产生产端的“最初一公里”,也能有效打通优质农产品加工销售、价值创造的“最后一公里”。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在农业产业数字化方面进行了模式创新与布局试点,已与重庆市政府和相关企业、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点推进一乡一品(重庆)数字经济创新基地及一乡一品(重庆)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建设,在助力精细农业质效提升的基础上,以数字化赋能各地精准农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的乘数效应和优化作用,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种质资源、产业资源、市场资源和品牌资源,实现城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互促提升。

  未来,中国民贸要聚焦民族产业、民族经贸、民族医药、民族文化等领域,巩固思想基础、凝聚价值共识、汇聚精神力量。持续发挥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全国民族地区发展大会、民族医药传承与振兴工程、“同心圆梦·美丽中国行”民族地区综合援助计划等会务平台的“四个服务”功能和作用,总结和推广诸如“民族娃娃·石榴籽筑基”工程、助力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特色产业延链发展、与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合力打造“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的创新性实践成果,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扎实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政府领导宏观治理、企业加强微观管理、社会组织联动中观调节,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驱力和推动力。中国民贸作为专业机构和全国性社会组织,要把社会属性摆在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位置,助力构建分工协作、和谐共融的社会公共精神。

(作者系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

此文转载于2023年5月30日的经济参考